环球app官方下载,与坚持梦想者同行!

环球app官方下载

聚心聚力环球app下载

环球app官方下载

创新推动制造向创造转变

来源:环球app下载 作者:环球app下载安装

2024-05-08 09:15:45

  重庆市涪陵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的长江和乌江交汇处,曾经是重庆的传统工业大区。在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涪陵区曾以多家国有工业公司成功改制上市的“涪陵现象”而远近闻名。

  党的十八大以来,涪陵区抓住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数字重庆建设等重大机遇,着眼国内国际双循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通过“科创+”“绿色+”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支持引导新兴起的产业做实做强做大。2023年,涪陵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71亿元,同比增长6.7%,制造业高水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我们的口服液体制剂数字化车间,只需4名员工就能通过中央控制中心的电脑操作500多台设备,每天仅藿香正气口服液就能生产700万支。”在太极医药城数字化工厂,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财务总监陈林向记者介绍。

  太极集团是涪陵区本地一家中医药企业,2018年启动全方位数字化转型以来,质量和产量连续上了几个新台阶。陈林表示,除了在生产流程上进行智能化创新改造外,太极集团的科创中心也将于今年正式投用。

  制造业历来是涪陵区的支柱产业,但随着全球产业链迭代升级,涪陵区传统产业占比过高等短板也日渐明显,产业基础能力亟待提升。

  如何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涪陵区制造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7年)》明白准确地提出,把新型工业化放在首位。

  “对于涪陵区来说,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是‘固本兴新’,首先要通过‘科创+’‘绿色+’双驱发力,让传统制造业‘抽新枝’‘发新芽’,融入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在做好存量工业提质增效的同时,全力发展新兴起的产业,积极部署未来产业。”涪陵区委书记王志杰说。

  紧扣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规划,涪陵区绘制了“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发展蓝图,聚力打造先进材料、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两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集群,升级打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3个五百亿级支柱产业集群,创新打造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等4个百亿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前沿新材料、生物制造等9个“新星”产业集群。

  王志杰表示,“2349”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旨在通过区域之间、产业门类之间、大中小企业之间、上下游环节之间高度协同耦合,更好释放产业体系的综合效能。

  位于涪陵区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建峰工业集团,前身为1966年始建于涪陵的三线年代初,建峰集团建成重庆市第一条年产30万吨合成氨生产线。近年来,建峰集团又根据涪陵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先后建成年产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装置和配套热电联产装置,实现了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公司的基本的产品聚四氢呋喃还走出国门远销东盟等海外市场。

  2023年12月发布的《重庆科学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3》显示,涪陵区综合科学技术创新水平指数居重庆主城新区第四位。

  在重庆卡涞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智能物流机器人来回穿梭运送物料,6条生产线吨预成型压机在机械臂辅助下,一分多钟就能处理好一片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布在后续工序中与树脂结合后摇身一变成为一块高强度、轻量化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上盖。

  “与10多公斤重的传统铝合金电池上盖相比,复合材料能减重约五分之四,而且具有很强的耐腐蚀耐高温性能。”重庆卡涞公司综合部部长谢林余说。

  重庆卡涞科技是涪陵区招商引资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重点企业和涪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链主企业,曾创造一期项目不到半年时间就实现从签约到正式投产。谢林余介绍,在一期6条生产线的基础上,公司即将开工的二期项目还将增加24条生产线万件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轻量化部件。

  针对本土制造业初级产品多、高端产品少,结构性矛盾突出、整体“大而不强”的问题,涪陵区积极构建完善先进制造业产业生态圈。“我们梳理了11条重点产业链,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瞄准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链主企业招商引资,积极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通过大力推动协同创新,逐步扩大产业‘朋友圈’。”涪陵区经信委相关负责的人介绍,涪陵近几年已成功招引沿海地区转移的重点项目136个,其中很多项目都是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融合转移”。

  “全球四分之一的己二酸来自重庆华峰。”华峰集团副总经理姜曦说。重庆华峰落户涪陵区后,己二酸年生产能力迅速从16万吨提升到150万吨。目前,重庆华峰己二酸、聚氨酯原液、超纤材料、聚氨酯树脂4个产品的产量位列全球第一,另有己二腈等6个产品产量位居全国首位。

  2023年,涪陵区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204亿元,其中超过一半的产值来自以聚氨酯、聚酰胺、聚酯为主的高分子材料产业。

  “到2025年年底,涪陵区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逐渐完备的新材料生态又将持续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轻量化部件产业补链、延链、强链赋能,形成两大千亿级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涪陵区经信委副主任陈力说。

  重庆群崴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涪陵区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企业,生产低阿尔法锡球等产品。

  “高纯度的锡合金原材料是制备锡球的关键,我们的产品原料以前完全依赖进口。”群崴电子副总经理朱健说,公司连续5年拿出营业额的7%,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最终于2023年攻克了低阿尔法材料及低阿尔法微细锡球制备技术难关。掌握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过去“处处受制于人”的困境,还使原材料的价格降低了90%以上。

  涪陵区紧扣重庆市“416”科学技术创新战略布局,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制定了“1238”产业科创体系建设规划,通过匹配平台和服务不断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吸引中科大量子信息、北理工先进材料等16个研究中心进驻。在区委、区政府统筹推动下,科研机构、制造企业等形成产学研用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联合体,聚焦3个产业方向和8个重点领域开展协同创新,近两年已相继攻克了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

  理工清科(重庆)先进材料研究院2022年落户涪陵高新区后,很快与涪陵区本地企业建立起覆盖材料基础研究、工业级合成与生产、工程应用的全产业链产学研合作研发应用平台,并在高分子材料、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等一批前沿技术上取得了创新性突破。理工清科与华峰集团联合研发的尼龙纤维改性技术,通过加入一种高性能聚合物,大大降低尼龙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使尼龙纤维的耐磨指数提高了1倍。2023年年底,这项技术已完成实验室测试。

  重庆万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涪陵区近几年引入的百亿级企业之一,公司不久前决定在重庆设立产业研究院。“我们考虑了整整两年,最终决定将研究院放在涪陵区,其实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产业条件和创新生态圈。”万凯新材料轮值总经理臧红辉说,公司已在涪陵区建立了完整的智能化生产线,“企业+科研院所”模式能缩短科学技术创新与市场应用的距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和路径。同时,公司40%的产品都用于出口,在涪陵区设立研究院,有助于公司更好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

  近年来,涪陵区持续实施梯度培育机制,促进企业创新发展。截至2023年12月底,涪陵区已成功创建重庆市级智能化工厂18个、数字化车间62个、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标杆企业6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9家、科技型企业1996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4家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2家。

  如今,传统产业迭代升级、科创企业蓬勃兴起,正加速推动“涪陵制造”迈向“涪陵创造”。


上一篇:隆华新材:公司改性高分子项目正在谋划中
下一篇:国内首个尼龙12项目投产 汽车轻量化等新领域抬升需求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

Powered by MetInfo 5.3.19 ©2008-2023